欢迎光临刘海粟小学!
当前位置: 教育科研 名师工作室 王晓波名师工作室 研究动态
读《只育分不育人,别给教育带上分数的帽子》一点感想

读《只育分不育人,别给教育带上分数的帽子》一点感想

雪堰中心小学  陈玲霞

今天,根据工作室任务,坐下来静心拜读了叶澜教授的《只育分不育人,别给教育带上分数的帽子》这篇文章。文章告诉我们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创造者。

掩卷深思,感觉叶教授的这个观点每一个老师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听在耳朵里了。但踏上工作岗位,才发现离自己的初衷是越离越远。叶教授说,“只育分不育人是个太简单的事情”,深有同感,提高学生的成绩,说实在的每个老师都会,多做多读,死记硬背,成绩很容易提高,老师省心,家长放心,何乐而不为?但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只要求自己像蜡烛一样,成天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以牺牲自己作为职业高尚的表达,而不是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心中的精神潜力,那么工作对于他来说只有付出,没有魅力,也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了。我们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的成长中的生命,要有一种责任担当。学生的生命既是最柔软的,又是最脆弱的。有些东西一旦被打破了,很难再重新变得完美。

想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儿子。这一阵子,儿子临近期中考试。这几天,学校没教新课,都在复习测试。作为妈妈,我十分关心儿子的分数,因此,每当儿子放学回来后,我第一句便是:“儿子,今天考了几分?”昨天,当我习惯性地再次问起时,儿子反问道:“妈妈,你为什么老问分数,不问问我在学校的其他事?”我一愣,仔细想一想,是的,儿子在学校一天是怎么过的?有没有值得夸奖的事?有没有烦心的事,与同学相处是否和睦……我都没问过,也没放在心上。我不禁想起这样几个常见情景:

(一)期中、期末考试后,老师的电话是最忙的:“×老师,我儿子考得好不好?”“好!979598”“是吗?谢谢!”兴奋地挂了电话。“×老师,我孩子的成绩出来了吗?”“是898592”“不太好呀!”失望地搁下电话。似乎,家校联系的唯一重点,便是那令人欣喜令人忧的分数。

(二)家长会上,教室里一片热闹:“你孩子的成绩好吗?”“你孩子平时考试都九十分以上吧?”“你孩子真聪明呀!”“我孩子学习退步了!”……家长们见面,讨论的主题永远是学习成绩。

(三)一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生拿着作业本走进办公室,立刻有老师发表见解:“这小孩长得挺可爱的。”该生老师会接着告诉你:“看到他的成绩,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唉!孩子可爱的外表让分数把我们老师的眼睛给蒙住了。

但家长们的担忧和老师们的看法也是无奈的。在这个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年代,成绩不得不成为我们关心的焦点。有位家长这样说:“幼儿园学得好,就能上优秀小学,小学成绩好,就能考重点中学,中学成绩好,就能上名牌大学,考取了名牌大学今后才能找好工作呀!”还有家长如是说:“能不把成绩看重点吗?关键时刻,分数就是钱,一分就是一千元,甚至是一万元呀!”

分数牵拉着老师和家长们的目光,使我们很难看到孩子们更多可爱的一面,可分数不是孩子们的全部呀!儿子的一句:“为什么不问问我在学校的其它事?”让我顿觉自己眼光的狭隘及教育的失误。

叶教授说,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个人,并不是说像一个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教师也会有缺点,有时候也会有冲动,但只要你是真实的,你会冷静下来,孩子也会理解。所以我觉得跟人打交道,一定要做真人,不要去做一个假假的人。愿我能时刻牢记叶教授的谆谆教诲,不忘初心,做个富于创造的老师。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刘海粟小学  网站备案:苏ICP备13009580号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
招生电话:86508051  报名地址: 武进区金鸡西路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