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学习范式的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展示 >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学习范式的研究 > 中期评估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范式的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来源:原创  发布人:袁静  发布时间:2018-05-15  浏览次数: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范式的研究》中期评估报告

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执笔:袁

 

一、 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提出的“小学语文学习范式”是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通过不断的研究,建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可推广性版块式学生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学习范式我们研究的学习范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创设活动情境,注重个性化学习”,时时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之所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的思考:

1.儿童发展的需要

自媒体时代,海量的信息、快捷的云服务、移动技术等都不断充溢着我们的生活。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很早就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也正如马化腾所说:“如果教育拒绝‘互联网 +’,就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拒绝使用电力一样。”所以学校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结合。当然毫无疑问,无论技术如何发达,技术永远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我们的核心目标是人的培养,信息化带来了我们育人目标的变化。目标的变化必然决定我们教育的转型。儿童,作为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个体,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不失现代属性,“青果在线”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提供了平台,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2.语文课程的需要

语文课标《实验稿》中有这样规定和表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温儒敏教授这样界定,语文素养是一种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能力是超越知识的。学生该如何获取知识,如何使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积极体验的方式下学习,学科素养才会真正提高!现代教育就是把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学生将来适应乃至改造未来社会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3.教师发展的需要

我们学校提出了“打造一所适合师生生命成长的美学校”的办学愿景。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推动着教师的发展。自2010年起我校就开始了数字化学习的探索,先后引进了两套数字化学习设备,建立了两个数字化学习教室。我校着眼长远发展与建设,形成了以校长为首,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为翼的梯级团队,成立了数字化学习共同体。为了加快校园数字化进程,有效推进数字化学习项目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经常派老师外出学习,开阔眼界。然而,我们仍然发现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假自主、假个性的情况,我们还得不断地探索。在摸索中,我们发现青果在线能很好地打破课内、课外语文学习的壁垒,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让个性化学习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准备依托青果在线,探索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模式,实施个性化学习多元化评价,促进师生生命的成长!

二、 课题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数字化”:是建立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构成的一个完备的数字化平台以及丰富的数字资源上,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互相融合、各种教学手段互相整合,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学习方式。它促使了教学方式、知识呈现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化,有助于学生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的增强、视野的拓宽、个性的发展、自主的学习能力(比如,主动积极、合作协同、有选择、人机、生生、师生互动)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搭建学习共同体,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整个课堂教学更为多元、更为开放,延伸到了课前、课后。“数字化”把技术的作用最大化,利用专题网站、优课教学平台、QQ群、个人反馈系统,构成了迷你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主题资源的有效运用,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个性化学习”:是通过对特定孩子的全方位评价发现和解决孩子所存在的学习问题,为孩子度身定制不同于别人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让孩子有效的学习。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和天生优势,也有不同于别人的弱点。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应该用个性化的方法去适应学习上的要求。2006年7月,新西兰教育部长史蒂夫·马哈雷在一次研讨会上就做了题为《个性化学习:把学生置于教育的中心》的演讲,演讲中十分强调“个性化学习”,而所谓个性化的学习就是意味着要围绕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塑造教学,以及关注发掘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天资。马哈雷的演讲就个性化学习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屋建瓴的论述。个性化学习并不是新概念,著名的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在他的《明日的学校》一书中,他曾经用大量笔墨论述了更加灵活的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取向,并且通常指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范式”:范式paradigm)是一个源于希腊语的动词,本意是一个接一个的展示”。在现代英语词典中则被翻译为例子样本语言和动词变化表”。“范式被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是由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库恩指出,范式一方面代表着一个特定共同体的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和技术等构成的整体,另一方面表征着一种模型和范例在当下的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库恩的范式理论得到了广为传播本课题提出的语文教学范式是一种关于语文教学的基本范例”、“模型,是一种对语文教学基本意蕴进行整体概括抽绎而形成的结构”。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与实践,正确把握子课题内涵,从课堂交互学习、课外自主学习和学科整合课题学习领域,基于青果在线平台,探索数字环境的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范式及其实践策略,改进学生课堂学习评价,促进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

2.通过研究与实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完整的人,会审美的人。

3.通过研究与实践,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形成现代语文课堂特色。从而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基于数字环境的自主交互的语文阅读范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囊括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学习领域。在数字环境下,课堂上教师将给学生提供技术、资源、工具以自主学习的路径,学生通过数字媒体,或自主学习,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互动,整个课堂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本课题将基于数字化平台,通过开发利用学习软件、学习任务单等数字资源,探索智动课堂自主交互的语文教学范式,支撑学生课堂内的个性化学习。

2.基于数字环境的体验式习作范式的研究。

小学阶段3-6年级的教材中每单元都安排了一次习作,习作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数字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如武进教育网站上的小学语文学习资源等),让学生在网站上自主学习习作指导视频、积累好词佳句,再自由选择在纸质本上习作或直接在移动终端上书写,最后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教师直接在网络上批改,学生间的学习交流更便捷,节约了课堂时间,也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控制。

3.基于数字环境的课外阅读范式的研究。

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都是按照单元主题式编排的,学生在课堂学习后延伸至课外,进行同主题的阅读探究学习。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大容量,更是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让课外阅读学习走向自主探究学习。例如在学习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人故事”类的课文后,学生就可以借助“百度”等搜索引擎去阅读更多的名人故事,在“百度百科”中了解更多名人的生平资料,还可以在视频门户网站(如“爱奇艺”、“优酷”、“土豆”等)观看有关名人故事的电影,通过移动数字工具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收集、研读有关文献材料和经验介绍,对数字化学习、学习范式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富有实效、可以操作推广的学习范式。在不断地学习实践过程中,对形成的成果和出现的问题继续进行理论研究。

2. 调查研究。分类调查并分析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条件和能力现状,结合当前教育教学实际,寻找进行数字化学习的突破口。

3. 行动研究。组织和指导研究小组付诸行动,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在行动和实验中学习研究、改革创新、总结反思,不断完善数字化学习的范式,逐步形成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学习范式,并加以推广。

4. 案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将分别对各个年级学生、部分骨干教师、部分教学研究过程作为范例,进行微格分析和实证研究,从中分析规律,提炼经验。

五、 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本课题在2016年1月设立,一年半以来,我们坚持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相结合、集中研究与项目研究相结合等原则,齐头并进,且行且思,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反思等方式,用具体行动,开展“数字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范式”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过程

一年多来,我们的研究规范有序,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

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客观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设计了课题研究的方案,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明确方向,并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证研究阶段(2016年 9月——2017年12月)

整理研究思路,全面实施,完善研究方案,我们以课例研讨为主展开了研究,组织教师上研究课,并进行观摩、研讨,经常进行新技术分享沙龙,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同时采用课题网站管理的方式,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过程跟踪、实施学习、交流与评价,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有序。

第三阶段:阶段性总结阶段(2018年1月——2018年12月)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视成熟案例的积累,并及时总结研究的成果,撰写研究中期报告、阶段性研究论文,完成中期评估。

(二)推进措施

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成效,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的措施:

1.组建队伍,落实工作责任制。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明确各参研人员的研究任务和工作职责,做到分工合理,任务明确,责任到位。五名成员具体负责文献研究,八名成员负责研究制定各阶段研究计划,负责组织课题组学习与培训。另有五名成员,负责信息技术更新、培训,课题网站的资料上传,为实施研究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和材料积累。每位成员都承担研究内容的实践与总结分析,在实施过程中探索和创新、总结和提炼,形成科研成果。

我们对参与研究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课题研究专项培训,重在帮助参与人员了解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理解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精神和价值意义。重在组织大家研读课题组研究设计的教学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讨论具体的运作方法和管理策略。在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后,开展相关的新技术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掌握基本精神,学会操作技能。

   2、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研究力。

课题组成员均为年轻的教师,他们对新技术的接能力很强,但在对学科特性的了解,课标精神的领悟上有所欠缺,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在课题成立初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从方式上来讲,主要有集中学习,网上学习,讲座、外出听课和自主阅读。每学期,我们集中学习三次,对推荐学习材料进行读书沙龙,或深刻领会课标精神和要求;或分享和学习新技术。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新技术的培训与讲座;一次常态的课堂研讨活动。每天半小时,每位成员自主阅读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相关书籍,目前我们认真研读了《数字化教学论》、《数字化时代下的教与学》、《大数据时代》等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使我们对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有更明晰的把握与理解。

3.现状调查,找准实验突破点。

我们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集中分析,发现在集体培训过后,教师和学生对在线平台的运用范围还不够广泛,教师们的教学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于是我们决定把课题研究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基于数字化平台的自主交互的语文学习范式研究。第二阶段进行基于数字环境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范式研究。确定了两大阶段后,我们决定以课堂为突破口,以青果在线的i信作业为辅助平台,进行扎实有效的研究。

4.课堂教学,实践研讨的主阵地。

我们课题组老师对青果在线平台进行全面的了解后,发现有很多功能都可以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学吧里学霸微课让学习前置;网络课堂中线上教学、学习过程展示呈现、学习成果保存;青果乐园作文名师、公益活动。多元的学习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于是我们老师对“青果在线”的智动课堂进行了进一步地研究、探索、实践,并对i信作业进行了尝试和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基于数字环境的个性化阅读范式的研究。

在不断地研究实践中,我们根据智动课堂的功能,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范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开发预习任务单和学习任务单:学生课前完成预习任务单并将课文朗读音频、生字书写照片等资料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中,教师课前查阅,学生相互学习评点;课堂上,教师先组织学生利用智动课堂的笔记进行预习交流,在之后的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下发学习任务单,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按要求完成任务单,每组组长组织交流,最后实现全班的互动交流学习。例如左菲老师执教的《地球和它的七个小兄弟》、江慧敏老师执教的《长征》、朱鹏伟老师执教的《清平乐 村居》。在任务驱使下,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落到实处。

  2)基于数字环境的体验式习作范式的研究。

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熟悉的、特别的事情或提供现场活动的场景,在多样化的社交平台上发表作品并和同伴一起分享交流,形成“生活体验-平台表达-互动分享-修改提升”的作文教学新生态。如《小桔灯》、《花样吃薯片》等,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平板的拍摄功能、智动平台的分享、投票等功能,引导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分享自己的画面、进行创意表达、展评研究成果,这种多元化的创作、多元化的评价促使孩子表达的欲望、促进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升!

3)基于数字环境的课外阅读范式的研究。

我们努力利用智动课堂,进行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究,初步形成范式:问题引领-阅读探索-分享发现,形成基于新媒介的课外阅读新思路。把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发现的感兴趣的话题、有争议的问题、想研究的主题带到课堂,进行深度的阅读探讨和交流,利用多种工具进行有创意的多渠道的读书成果展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培养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升了阅读品味。例如张瑜老师执教的绘本故事阅读课《小猪变形记》,课堂上张老师以问题阅读兴趣、电子书开启阅读篇章、分享阅读感受、创编故事情节,板块清晰,智动课堂促进了课外阅读教学方式的改变。

一次研讨就是一次进步,因为每一次研讨活动我们都将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①,每一次执教教师均要对教案设计调整三到四次,试教三次以上,这样的过程,磨课的过程也是成长和研究的过程,对教师的成长很有帮助,也更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移动学习应该以生为主,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②听课完毕,所有课题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发言,有长有短,但都必须直言不讳,谈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这样的方式,使课题组成员带着研究的眼光走进课堂,带着想法走出课堂,在课题研究的方向上更加明确,研究的内容更加充实。

5、总结反思,师生成长的加速器。

会学习、会反思的老师才会进步,才会使得课题研究更深入,更有效。每次教学研讨活动结束,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求在一周内完成自己的反思。读书之后也要求撰写读书心得,在学习与反思中寻找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更优的教学策略。

六、 研究成果与存在问题

研究成果: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不断开展行动研究,课题组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的研究成果。

1.初步形成了基于“青果在线”平台的个性化阅读范式、体验式习作范式和课外阅读范式。

2.建立了三个试验班级,形成了青果在线平台的学生网络学习数据。

3.教师的研究成果:论文、案例、研究课录像等。

 

 

课题组教师、学生所获荣誉一览表

内容

    

发表或

获奖情况

  

  

 

 

 

 

 

 

《现代技术:烹饪五味俱全的微作文》

武进区一等奖

2016.1

袁静

《诗意语文  魅力课堂》

发表于《学习报》

2017.3

袁静

《巧用荔枝电台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发表于《课程与教学》

2016.3

花苏梅

《构建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

发表于《成才之路》

2017.8

朱鹏伟

《基于平板计数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发表于《常州教师教育》

2016.1

朱金花

《基于需求理论优化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于《成才之路》

2017.7

江慧敏

《“大禹治水”法助生戒“网游”》

武进区一等奖

2017.2

李婷

《以图促悟 与问融通》

江苏省三等奖

2016.9

李婷

《在读书中生活和生长》

发表于《课程与教学》

2016.3

花苏梅

《小学中年级体验作文素材开发的探索》

发表于《作文成功之路》

2017.4

沈晶

《诗意语文  美的课堂》

武进区二等奖

2016.12

袁静

 

《埃及的金字塔》课件

武进区三等奖

2016.12

袁静

《山谷中的谜底》课件

武进区二等奖

2016.12

袁静

 

 

 

课题

级别

上课人员

《天火之谜》 二等奖

区级

江慧敏

《清平乐 村居》二等奖

区级

朱鹏伟

《长征》区级数字化学习公开课

区级

江慧敏

《地球和它的七个兄弟》

区级

左菲

《沙漠中的绿洲》

区级

花苏梅

《体验作文:单手剥鸡蛋》

区级

沈晶

《恐龙》三等奖

区级

沈晶

朱鹏伟、袁静、朱金花、蒋丹、黄屹慧:“时代杯”母语核心素养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花苏梅:武进区嘉奖、常州市骨干教师

蒋丹:武进区嘉奖

袁静:武进区优秀工作者、优秀中层

黄屹慧:优秀中层、杰出贡献者

 

   存在问题:

1.目前我们使用最高的平台是青果在线,此平台的智动课堂上传教师课件时发现视频播放存在问题,希望能改进。课堂笔记是否可以加入音视频文件,这样学生的作品形式就更多元化了。

2.在语文学科上,教师如何把i信作业与智动课堂联系起来,促进教学效果最大化!我们还在不断地探索中!

七、下一步计划

1.继续推广青果在线平台,利用现有资源和平台促进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已有的三个实验班中进行常态化的实验研究,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2. 进行基于青果在线平台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范式的研究。

3.全校范围内推广i信作业功能,争取做到日常作业、假期作业,语数英三大学科全面覆盖。

八、结束语

数字化学习,让我们在教育改革之路上拥有了更多的助力,促进我们一线老师的教育观念飞速转变,促进教与学的方式发生质的飞越!相信凭借我们不懈的探索,我们的课题研究必将迎来“十里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