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小学1-3年级故事语文的实践研究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展示 > 小学1-3年级故事语文的实践研究 > 理论导航

学习材料: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原创  发布人:唐薇  发布时间:2017-05-18  浏览次数:

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但是在目前很多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高,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注意力很难集中,教学效果很差。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经历,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故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思考、进行主动学习,更有利于达到预定目标。 

一、通过故事,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因此我认为,把故事有机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有益充实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真正与生活交融,让语文课堂源源不断地涌进生活的清泉,把多彩的生活当作语文的广阔课堂,引领学生在与语文亲近中体悟生活,在对生活的体悟中亲近语文。

语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发展、完善于生活。教师凭借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故事实施生活化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这样的教学将学习活动介于学生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是真正的内部动力驱动下的主动学习。

二、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化汉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在学生身上养成的一种涵养水平。语文素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点,要求语文教学也要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对于小学生来说,故事是比较喜欢的一种形式和载体。故事内容涉及面广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找故事,读故事,听故事,说故事,编故事等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能说会道,能听会写,涉及学生听、说、读、写的全过程,这种听说读写有机整合的训练,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听故事,培养学生听辨能力

听是说的基础,孩子听取了丰富的信息,再经过大脑的整理、提炼、形成语言的源泉。听的能力直接影响语言表达,传统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在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学生首先应该学习的技巧是听课,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精粹,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听”与说、读、写同样重要。通过听故事,可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概括能力,促使他们养成边听边思考的好习惯。

我经常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听故事活动:

1、大声读给孩子听。“读给孩子听”是最好的阅读启蒙,是最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形式,能给予孩子畅快的阅读享受,给予孩子直接的情感熏陶和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师应自己而且引导家长给孩子读故事,在故事体验中学习倾听。

2、利用广播、电视、有声网络等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听故事活动。

3、开展听故事竞赛活动。听一个小故事,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对故事人物、情节作出评价、写出听后的感受等活动。

(二)讲故事,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是语文训练的重要内容。口语交际的特点是“双向互动”,在合作、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虽然说口语交际可以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课程标准把它作为独立的内容来阐述,教材也安排专项的训练,可见,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性在于提供真实的或虚拟的交际情境,而故事恰恰符合了这样的教学要求与条件。学生可以通过听讲故事、演故事、评故事等方式,达到口语交际的训练目的。

(三)读故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喜欢读故事,是不争的事实,但教材出于语文教学任务的需要,不可能编排大量的故事,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满足学生需求。故事的特点是,情节性强,可以做到通俗、易懂、曲折、有趣、富有哲理、唤起想像,因此以故事为题材的文本,能更好地实现教育价值。学生读故事,先要读通,遇到生宇、新词能主动查字典解决。再要求读懂,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及人物,把故事的原因、经过、结果弄明白。对于某些重点词句,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情景,加深理解。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感悟故事的真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形成阅读能力。

(四)写故事,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随着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大胆创造,编出生动有意义的属于自己的故事。围绕“故事”进行写作练笔,是成功的教学经验。基本形式有:看图写故事、给开头写故事、续编故事、读儿歌、古诗写故事、组合词语写故事、模仿生活情景写故事、观察生活现象写故事、故事新编、自由创作故事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记自己的成长故事、班级成长故事等。学生写故事,也就是在写自己的生活、愿望、灵感,学生建构故事必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态度,从而反映了自己的人格,完善生命意义。

三、通过故事,实现语文人文性的追求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包含了情感、态度、兴趣、道德情操、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文化品味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

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人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留下了无数个具有启迪、教育意义的经典故事,故事在讲述和倾听中强有力地塑造着一个人乃至全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故事,塑造了儿童美好的心灵,为儿童的心灵成长注入了一泓活水,提供了必需的精神滋润与营养。学生从故事中得到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找到了行动的榜样,心灵变得更美好。他们会因之表现出爱劳动、爱集体、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尊敬老师、孝敬父母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美好的人格品质。

四、通过故事,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故事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引领者、组织者、研究者,通过故事的讲述,不断建构对教学的理解和经验,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和学生共同阅读故事、讲故事,教师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塑造美好的心灵,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中开展故事阅读,需要教师先行阅读。但是阅读如果成为教师的一项新增的任务,那抵触情绪和形式主义就不可避免;而阅读如果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就能达到“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的理想境界。作为为学生点灯的人,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故事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真正地、自主地阅读故事。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1以故事展示理论知识

以故事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理论知识,实际上是将单调的文字信息形象化,将课堂教学生动化。故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拘囿,不仅可以将知识完整地传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在传输过程中赋予了理论知识新的生命,并借此令学生对语文知识感兴趣,为语文教学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在以故事展示理论知识中,首先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搜寻与知识点相关的故事,将其融合在教学内容中,方可达到故事教学的效果。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避免将整节课堂都作为“故事会”,而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将故事渗透于教学中,起到点睛作用,才能丰富课堂。例如,在《草船借箭》文章内容教学中,发现文章中由于包含了部分古代事件名称以及学生所不能理解的人物活动目的,学生在学习文章时多以解决生词为目标,而对整篇文章的艺术性以及故事道理理解十分浅薄,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思维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借助故事讲述的形式令学生对文章有初步了解,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运用多媒体屏幕为学生展示了三国时期三分天下的大致背景,然后再以“多智近妖”描述草船借箭中的主人公诸葛亮,引发学生赞叹和好奇心,同时又将“既生瑜何生亮”为代表句式向学生介绍周瑜,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介绍曹操,让学生从简单的语句中认识人物主人公特征,并逐步引入到课堂中。然后,再将草船借箭的故事围绕诸葛亮、周瑜、曹操三人配合动画以及通俗文字进行描述。学生在故事中很快便能掌握文章主题,在翻阅教材时对相关知识点及故事含义的认识更加深刻,对语文学习更加兴致盎然。

2以故事促进阅读教学

阅读作为考察学生文字分析水平和文章重点提炼水平的重要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古板而无趣,多以分析文章为主,学生在此教学下往往会出现解决这篇文章,对下一篇文章仍然一无所知的情况,不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以故事促进阅读教学,即教师把握小学阅读一脉相承的特性,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借鉴故事明确阅读出题特点,并在故事教学中体会阅读文章情感的表达方法。既优化了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又可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毛主席在花山》为例,将该篇文章作为学生的阅读素材之一,将教学目标分为两个方向:掌握教学内容、提高阅读技巧。故而在文章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毛主席其人,从而对文章叙述的事件、表达的中心思想有进一步把握,首先带领学生通过阅览《一代伟人毛泽东》《沁园春?雪》等文章,同时结合网络视频资料向学生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带领红军万里长征的故事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故事,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随后,再将学生的思路牵引到《毛主席在花山》文章中,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把握将更加准确,对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有了更深的感悟。此外,在阅读的引导下学生阅读量有所增加,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3以故事延续写作动力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难关卡,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不乐意面对的一类题型。这多是由于学生在面对写作主题时,会因为语言组织能力不足与经验的不足产生无话可说、无物可写的恐惧感。故事教学法可借助故事这一令学生感到放松和亲切的教学形式逐渐消除学生的恐惧感,为学生延续写作动力,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故事教学中,教师需要做的不仅是将写作主题与故事结合在一起以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故事思维能力,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源源不竭。例如,在以“温暖”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常面对题目束手无策,难以回想起在生活中温暖的事件而导致难以落笔。面对这种情况,首先借助“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章的故事让学生面对自己已学的知识点思考“浓厚的父子之情是否是一种温暖”问题,学生回答是。其次,又讲述了在生活中遇见的扶老太太过马路、在班级中看见的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等小故事,让学生再次思考这些是不是温暖。学生在多个小故事的启发下,很快便能联想到自己生活中遇见的亲情、同学情、师生情等多个温暖瞬间。学生的思路被打开,再加以文字的加工,写作过程变得十分顺利,且在其后的教学中通过故事启发的形式,学生的写作越来越多样化,写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4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不单单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令学生感受到语文世界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全面促进学生发展。身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当重视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语文知识教学中,实施到学生的知识学习当中。唯有如此,方能使其真正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窗体顶端

 

浅谈童话类文本教学策略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摘 要:以《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对同课异构的两节课进行比较分析,感受到让孩子在童话中生活与成长是教育的责任。基于此,给出对童话类文本教学策略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同课异构 童话 教学策略

一、童话的教学价值在哪里

从教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童话类文本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一是童话的语言活泼,节奏明快。童话世界是美好的,因而其语言往往并不生涩沉重,而是非常明快,琅琅上口,易于传播。因此教学需要关注童话的语言。二是童话的世界充满了瑰丽的想象,十分美好,令人神往。所以进入童话的想象世界也至关重要。

作为儿童心理成长的精神家园,很多优秀的童话故事选编进教材,那么,童话类的课文,我们应该怎么教呢?笔者以人教版《巨人的花园》一课为例,通过对比同课异构的两节课的教学差异,尝试提出童话类文本教学的一些策略建议。

二、如何整体把握童话故事

教学片段 1:

师:请同学们用积累的四字词语说说花园神奇的变化。

生:春,鲜花盛开;冬,白雪一片;春,草翠花开;冬,冰雪覆盖。(师板书变化的词)

师:用积累的四字词语说说巨人神奇的变化。

生:先是“冷漠无情”,最后变得“热情大方”。

师:(出示自学要求)默读第1~7自然段,想想孩子们在花园做了什么,让那里总是春意盎然?勾出描写他们的相关语句。

师:(归纳并板书)原来是“孩子们的欢笑声”,拥有这样的“魔力”。

教学片段 2:

师:好故事,要“读”出来。井老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一起读童话。我走到哪里,选中哪位同学,他就为我们读一段。看谁读得最“像”!

(提示学生注意语气、神态、甚至加上动作。重点指导巨人与小男孩的对话,指导学生读好巨人的三次“滚出去”,引导学生体会到巨人情绪上的变化。)

师:读着读着,你仿佛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做人不能自私、要把好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

片段1教学重点是,抓童话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语,理清文章脉络,由花园和巨人的神奇变化,引出是“孩子们的欢笑声”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笔者试图通过师生互读,唤起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力求身临其境,整体把握故事内容。通过比较发现,我们在整体把握童话内容这一环节上,都想带着孩子把童话读“薄”。不过,在呈现方式上有差别。

片段1让孩子们尝试“将课文读成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这是一种归纳的、抽象的,“往上走”的思路,它关注了这个故事的情节脉络。但是这似乎不是进入童话世界的第一把钥匙,而且也不是童话故事独有的。如何让童话走进儿童内心,帮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呢?

笔者要和孩子们一起“读”这个故事,让甜甜的、稚嫩的声音变成一把开启童话世界大门的钥匙。孩子们天生具有游戏精神,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像演话剧一样地接力读“童话”,因此感到很新鲜。这种发挥想象、分角色的“读”,让孩子在童话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读着读着,有的孩子变成了暴怒着咆哮的巨人,有的孩子变成了在北风中瑟瑟发抖的巨人,有的孩子变成了那个站在桃树底下的小男孩,有的孩子……我们就这样读着、听着、欣赏着、沉醉着。孩子们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快速进入角色,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到积极的状态。

三、如何精读挖掘童话内涵

教学片段 1:

师:你有没有可能拥有文中孩子们让花园总是春意盎然的神奇魔力?

(出示小组自学合作要求)1.注意意见不同时,要举具体例子说清自己的理由。2.小组内要争取达成共识。3.作好分工,准备展示。

生1:我认为有这样的魔力,因为爱分享,会让人的心很温暖,心里温暖了,就是春天。

生2:我认为我没有这样的魔力,因为童话里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师:你觉得自己有没有可能拥有小男孩这样改变巨人的魔力?

生1:我认为我有这样的魔力,因为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能说服别人。

生2:我认为我没有这样的魔力……

教学片段 2:

师:王尔德写这篇童话时,写到某些美好的事物,竟把自己也感动哭了。请你在文中勾画出那些美好的事物和大家交流分享。

生1:“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我觉得这里很美。

师:你和大家分享了美好的景色,能通过“读”带我们去看看那里的景色吗?

生2:“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我觉得这里很美好。

师:是呀,亲吻,让巨人第一次感到温暖和愉快,真美好。

生3:“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这里很美,也很奇妙。

师:此时,他伸出的已不再是手,而是……

生4:手指头。

师:“魔法棒”一点,就有神奇的事情发生。美好就在孩子的眼睛里,童话是美好的,让我们多读童话吧。

片段1让学生进行了两次思考:一次是在整体感知之后,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让花园春意盎然的神奇魔力;第二次是在精读文章之后,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有改变巨人的魔力,那就是“一颗善良的心,能使人的心灵受到感召”,而少部分人仍然认为自己没有这样的魔力。童话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抓住“儿童固有的天性是追求光辉的不平凡的事物”(高尔基《把文学给予儿童》)这种心理特点,带着儿童寻找童话中感人至深的美好事物,体会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陶冶儿童的思想情操,培养他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两种教学方法在挖掘童话内涵的过程中,都想为孩子营造一种美好的、奇幻的童话氛围,试图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童话的种子,期待美好的情感能促生童话的萌芽。《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中“美好的东西”,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如水中盐,蜜中花,性存体匿,无痕有味”,需细细体味才能略寻踪迹。无论是片段 1 老师抛出的合作思考题“你有没有可能拥有小男孩这样改变巨人的魔力”,还是笔者让学生交流分享的“童话中那些美好的事物”,都在启发孩子们在童话中求真、从善、悟美。

对比两种教法在这一环节的合作探究性问题会发现,笔者的问题直指美好,而片段1的问题给孩子们留下了探讨的空间。笔者的问题虽指向单一,但符合阅读童话的心理。童话用最简易的方法向孩子们传递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让孩子们懂得温暖、爱和感恩。读完一则童话,闭上眼睛,你的脑海里会留下些什么呢?多半是动人的场景、美满的结局吧!比如说,读完《灰姑娘》,令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灰姑娘在仙女的帮助下驾着南瓜车盛装参加舞会的场景,莫过于灰姑娘配上美丽水晶鞋并与王子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读完《白雪公主》,善良可爱的七个小矮人、富有同情心的猎人以及王子唤醒公主的深情一吻一定最令人难忘的。童话的美好结局,早已弥补了读者看到的所有不幸。而这份纯粹的美好,才是童话创作者最想送给小朋友和大朋友们的。

片段1执教老师的问题一脚踏于童话的云端,一脚踩在现实的地面。很多孩子交流分享时,谈到的是现实世界的无能为力,却忘了童话能为自己插上梦的翅膀、精神的家园可以恣意翱翔。接二连三的小手举起来,分别从自然规律、童话是虚幻的等多种角度“论证”为什么现实世界的小朋友没有创造春天的神奇魔力。同样,笔者课堂上引导“小男孩伸出的已不再是手,而是——”时,孩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手指头。”多么可怜的孩子们,一个缺失童话梦想的童年。

让孩子在童话中生活与成长,是教育的责任。童话的价值在于让我们一个个平凡普通的日子染上一点亮色,我们有义务去维护孩子们生命的天真,让孩子们的童年再长一点,让他们的人生多些童话的色彩。

(江苏省南京市五老村小学)